Eformula 新能源(花重金投入FE电动方程式)

2024-05-14 18:31:13

"赛车运动是国际公认的烧钱运动,但捷豹却深度参与其中,在电动化的道路上越走越深入。"

3月23日,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E三亚战正式打响,时隔四年之后这项赛事再次回到内地。2015年首届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在北京鸟巢打响,"无声"或许是这个赛事最直接的感受,没有赛车排气的轰鸣声,街道赛似乎也少了很多乐趣。

但这项赛事也持续举办,吸引了不少厂商参与其中,当然也引来了易烊千玺、黄晓明、江疏影等明星参与其中。捷豹深度参与其中,不仅有厂队参与正赛,还有 捷豹I-PACE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eTROPHY杯纯电动车锦标赛作为垫赛引爆全场。

在FormulaE三亚战三亚站打响的前夜,捷豹宣布将围绕"一大赛事、三款赛旗版车型",于今年在中国市场全面开启"捷豹赛道年"。据了解,捷豹将于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三款赛旗版车型,首款车型将在 上海车展 亮相。

几公里长的赛道能带来什么?

实际上,早在2016年,捷豹成为首个以厂商车队身份参加FormulaE的豪华汽车品牌,捷豹从I-TYPE电动方程式赛车上汲取技术与灵感,打造出了纯电轿跑SUV捷豹I-PACE,为旗下量产车型的电动化升级积累宝贵经验。

而不仅如此,捷豹携手FormulaE推出全球首个量产纯电动车锦标赛——捷豹I-PACEeTROPHY杯。自2018/2019赛季起,该赛事将连续三年以唯一官方垫场赛形式,鼎力支持FormulaE。

比赛中使用的I-PACEeTROPHY纯电赛车正是基于量产版I-PACE打造,据了解这台赛车除了进行轻量化以及刹车、底盘的改进之外,电池及三电系统均与民用版相同。激烈的赛道驾驶无疑将考验捷豹I-PACEeTROPHY的电池管理系统,而从现场的比赛情况来看,没有一台赛车因为故障而退出。

据现场的捷豹工作人员介绍,捷豹I-PACEeTROPHY赛车的价格大概20万英镑,全年参与这项赛事的费用大概是70万英镑。如果你有国际汽联承认的赛车驾驶执照也是能报名的,当然你需要找到赞助商。捷豹I-PACEeTROPHY三亚站百度、汽车之家等就参与到了这项赛事中。

相比F1来说,FormulaE投入明显要少得多,但赛车的极限驾驶对于电池系统的考验还是非常大的,这样的经验积累或许是捷豹参与这项赛事最大的收获。当然也是想通过赛事告诉普通消费者,捷豹的纯电动车是可靠的,不仅仅是经历过三高测试的。此外,捷豹还依托赛事为消费者打造赛旗版车型。

今年开启"捷豹赛道日"系列活动

除FormulaE及捷豹I-PACEeTROPHY杯外,作为2019"捷豹赛道年"的重要组成,品牌将携手经销商伙伴在全国130多座城市推出"捷豹赛道日"系列活动。

同时,捷豹将于年内在中国市场陆续推出三款凝聚赛道灵感的赛旗版车型。在4月16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 捷豹F-TYPE 赛旗版将正式亮相。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代理总裁潘庆表示:"捷豹路虎践行竞而为新的承诺,积极投身于顶尖赛事。未来,我们将基于FormulaE及捷豹I-PACEeTROPHY杯,持续提升捷豹路虎电动化研发能力与技术储备,在新能源道路上实现突破,引领发展。"

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市场及产品营销执行副总裁胡波表示,"此次,我们在中国市场启动捷豹赛道年,旨在将精彩绝伦的赛事、完美传承赛道基因的车型、创新定制的赛道体验活动多维结合,让纯正豹力走出赛道,带领国内消费者全方位感受捷豹品牌的无限魅力。"

相比于第一届鸟巢的FormulaE比赛,这届三亚站的赛事厂商参与的积极性明显要高得多。电气化已经成为各大厂商未来几年大力投入的发展方向,大量的纯电动新车型将未来两到三年推向市场,那时候或许FormulaE影响力超过F1也是有可能的! @2019

在2020年8月至12月,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先后在敦煌(8月)和北京(12月)拍摄到国产版本的奥迪e-tron在进行高温和低温工况充电标定测试部分过程。此前,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已深度研判了适配的NCM三元锂动力电池(软包电芯)总成能量密度为135.37Wh/kg、装载电量95度电、NEDC续航里程为470公里;由最大输出功率125千瓦(bost模式增加10千瓦)前置驱动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40千瓦(bost模式增加25千瓦)后置驱动电机构成的新一代quattro电动四驱系统的国外版本奥迪e-tron技术状态。

由一汽大众奥迪制造的国产版e-tron电动汽车相比进口版最主要的变化,便是改用符合2015中国国家充电标准的快充系统,而进口版采用的是符合欧洲标准的150千瓦超级直流快充技术(保准)。通过粘贴在后尾门的标识可见,国产版奥迪e-tron为50?quattro车型,而非进口版本的55?quattro。

关于奥迪e-tron三电核心技术内容大家可以翻阅此前发布的《研判与Formula?E同源的奥迪e-tron电驱动技术长短板》与《拳打特斯拉脚踢北京奔驰-综合研判奥迪e-tron核心竞争力》两篇深度评测稿件。

上图为奥迪e-tron适配的前后驱动电机总成、中置动力电池总成及相关控制分系统技术状态特写。

红色箭头:最大输出功率125千瓦(bost模式增加10千瓦)的“3合1”异步感应驱动电机总成

蓝色箭头:最大输出功率140千瓦(bost模式增加25千瓦)的“3合1”异步感应驱动电机总成

绿色箭头: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具备液态热管理功能、装载电量95度电的动力电池总成

奥迪e-tron适配的前后驱动电机输出功率设定,属于“前轻后重”状态。在较小负载驱动模式下,后驱动电机担负车辆驱动,前驱动电机的“定子”与“转子”被离合器“分离”停止运行并降低滚动内阻。在S模式下,自动激活bost模式,前后驱动电机在默认输出功率基础上总共增加35千瓦,以便获得更好的动力输出和驾乘感受。

上图为奥迪e-tron动力电池总成分解结构技术特写。

红框区域:一体化铝合金材质循环管路总成

与一些本土品牌动力电池总成内部,多采用塑料软管+铝材质散热基板的方法不同。奥迪e-tron的动力电池内部循环管路采用一体化策略。整套循环管路,仅有外露的2组进出管路接头。这种设定,可以彻底杜绝电池总成内部塑料管路和“4通”阀体渗漏,导致冷却液溢出,引发“热失控”安全事故。用铝合金材质硬管,替代塑料材质软管,自重或不会有太多差异,但是散热和保温效果更出色。

上图为奥迪官方演示ppt显示的e-tron动力电池处于某一种大循环状态的热管理策略。

经过热泵空调压缩做工(或预热或制冷),通过另一组电子水泵及电磁“4通”阀体配合,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热交换。显然,这种“大循环”热管理策略,或者是在低温预热、或者在高温散热,以保证电池内部温度快速恢复正常工况。

援引奥迪官方信息看,e-tron具备4种热管理策略,通过类似于特斯拉BMS策略,对参与制热或制冷循环规模控制,在效率、温度、电耗三方面进行平衡。

在2019年9月,针对进口版奥迪e-tron在夏季时的续航和充电状态进行测试。在特来电直流充电桩为奥迪e-tron快充桩进行充电,充电功率从48千瓦提升至54.28千瓦,SOC电量值从70%升至91%,电芯温度始终保持在20摄氏度的较低水平。虽然奥迪e-tron国产版整体充电功率不算高,但是功率在电量较满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较大的充电功率还是值得肯定。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进口版奥迪e-tron的充电电压为453.7伏。

2020年8月份的敦煌某充电场站,国产版奥迪e-tron利用特来电的交流充电桩进行充电测试。

2020年12月的北京某充电场站,国产版奥迪e-tron利用国家电网的60千瓦直流充电桩进行快充测试。

这次进入北京的冬季,笔者在此拍摄到奥迪e-tron在国网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在室外温度零下5摄氏度至5摄氏度的北京,这台国产版奥迪e-tron?50?quattro的动力电池SOC值为57%时开始充电,充电电流为112.7安,充电电压为408.4伏,可计算充电功率为46千瓦。

直流快充过程中,这由一汽大众奥迪制造的国产版奥迪e-tron?50?quattro搭载的软包三元锂电芯单体电压为3.81伏、充电电压最高可以达到5伏、动力电池总成电压平台为396伏。

比对进口版奥迪e-tron在夏季直流快充过程中,电芯单体温度也保持在20摄氏度,起码国产版奥迪e-tron在动力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以及应用技术层面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改动。基本上可以确定,国产版奥迪e-tron?50?quattro保留了针对基于130wh/kg级软包电芯构成的动力电池系统,“强制”高温散热的热管理控制策略。

笔者有话说:

奥迪e-tron国产化的版本适配的400伏电压平台(动力电池),与BEIJING-EU5/7等车型处于相同的技术状态,由于广汽新能源AION?S,肇庆小鹏P7等采用350伏电压平台的车型。国产版奥迪e-tron在最常见的6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电控系统和电池系统(电芯)发热量以及整车安全性,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然而在中国高速公路普遍建设的120千瓦直流充电站,以及开始批量启用的150千瓦直流充电站,国产版奥迪e-tron在大功率快充时大电流引发的热量激增,要小于肇庆小鹏P7。考虑到国产版奥迪e-tron适配的分散式电驱动系统,与搭载“e”平台电驱动技术解决方案+600伏电压平台的比亚迪唐EV采用,搭载“e+”电驱动技术解决方案+560伏电压平台的汉EV,起码相差3-4年的技术代差。

当然,作为德系“BBA”中深耕EV技术和PHEV技术最具前瞻性和实战应用能力的大众奥迪,在2020年11月上市的本土化ID.4电动汽车不仅仅拥有“X合1”类电驱动技术解决方案,还具备基于“3合1”永磁驱动电机构成的电四驱系统。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会推出在敦煌对国产版大众ID.4电动汽车的高温续航与充电效率评测稿件。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